电影金陵十三钗影评人物分析
电影《金陵十三钗》是导演张艺谋的代表作之一,该片中的人物形象均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和情感。以下是该片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分析:1. 艳秋:艳秋是女主角,也是该片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。她是一个普通的清白女子,但在战乱时期,她却经历了重重磨难,爱情和亲情的纠葛。张艺谋金陵十三钗
1、张艺谋2011年的战争史诗片《金陵十三钗》,改编自严歌苓同名小说,背景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至暗时刻。
2、故事主线围绕一群秦淮河妓女和一名美国殡葬师(克里斯蒂安·贝尔 饰)展开,为救教会女学生,她们毅然代替她们赴日军的生死约。
3、影片通过极致的美学对比——华美的旗袍与残酷的战场,凸显人性光辉。妓女的牺牲精神从轻浮到悲壮,层层递进,看哭不少人。
4、倪妮饰演的玉墨又飒又美,凭借此片一举成名;贝尔的演技也为电影注入国际视角。
5、老谋子擅长的大场面调度+情绪轰炸在这部片里很到位,但部分观众觉得剧情稍显煽情。
6、电影入围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,也代表中国内地申报了奥斯卡,虽未最终获奖,但影响力杠杠的~
相关问题解答
1、这片子里的玉墨为啥让人印象那么深?
说白了,玉墨这个角色根本不是“妓女救学生”那么简单,她一开始风情万种,说话带钩子,但其实心里藏着一股狠劲儿和尊严,最后换学生衣服那段,她眼神里既有决绝又有脆弱,根本不是煽情,是让你看到一个人怎么在绝境里把自己活成了人样,张艺谋这点拍得真绝——旗袍只是外壳,里子是人性的光。
2、张艺谋为啥总爱用“女性牺牲”这种设定?
哎,老谋子确实有点这偏好,但《金陵十三钗》里他处理得不算生硬,这些妓女的牺牲不是单纯“为男人赎罪”,而是她们自己选的路——一边是被日军凌辱致死,一边是护住女学生换一线生机,她们选了后者,这种选择里有种反讽:当时最被看不起的人,反而扛起了最重的担子,不过也有人吐槽说这是“男性视角的悲情美学”,见仁见智吧。
3、贝尔演的殡葬师是不是有点工具人?
刚开始觉得他就是个洋人视角的旁观者,但后来他主动扮神父救人的转变,其实有铺垫——他一开始贪财怕死,但看到豆蔻惨死、女孩们绝望,心里那点人性被激出来了,不过说实话,这片子真正的高光还是在那群女人身上,贝尔更像是个穿针引线的角色,没垮但也不算特别出彩。
4、电影里的旗袍、教堂啥的是不是张艺谋的老套路?
对啊!浓艳的色彩、符号化的场景(教堂代表救赎,旗袍象征风尘与尊严),全是老谋子的标志性操作,但这次用得不算浮夸,教堂的压抑感和旗袍的艳丽形成对比,反而加深了战争的残酷感,有人骂他“用美学消费苦难”,但我觉得这次美学和叙事是拧在一块儿的,没掉链子。
本文来自作者[烟雨行]投稿,不代表煜丰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ufengjj.com/jyan/202509-452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煜丰号的签约作者“烟雨行”
本文概览:电影金陵十三钗影评人物分析电影《金陵十三钗》是导演张艺谋的代表作之一,该片中的人物形象均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和情感。以下是该片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分析:1. 艳秋:艳秋是女主角,也是...
文章不错《电影金陵十三钗影评人物分析 张艺谋金陵十三钗》内容很有帮助